南都讯 什么样的新闻能成为课文?8月2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新书发布会在广州南国书香节举行。课本中的新闻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在圆桌沙龙上,与会嘉宾共同回忆了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新闻作品,把现场观众拉回了学生时代的语文记忆。
圆桌沙龙现场。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留存经典新闻作品在70余年新中国教材建设史中的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新华通讯社合作策划出版《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将课本中的新闻作品与对新闻记者的访谈、记者本人的回顾结合起来,以不同年代版本为线索,串联起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新闻作品类课文。
在圆桌沙龙环节,著名作家、新闻理论家、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新华社研究院《中国记者》杂志执行总编辑张维燕,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朱于国围绕“什么样的新闻能成为课文”进行交流。
40年来,梁衡先生先后有10篇作品入选不同时期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梁衡在沙龙上讲述了入选教材的新闻作品的故事,分享了他在读书期间的众多趣事。“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作品会成为历史的坐标。”活动现场,梁衡谈道,“新闻是易碎品”是业界常识,是记者的苦恼,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一篇新闻作品能进入教材,成为可供广大师生学习的课文,是对这篇作品的肯定,也是对作者的鼓励,为这篇新闻作品重新注入了活力。梁衡认为,《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一书记录下了课文背后生动的新闻故事,意义深远,是新闻界的一个新地标。
现场嘉宾为同学们签名留念。
作为《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的策划及主编之一,张维燕为现场的读者们讲述了《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的编创背景:人教社编辑梳理了历套语文教材,精选38篇作为课文的新闻作品,还原老教材的页面。书中有超过200幅珍贵的教材封面及课文页面图片。《中国记者》杂志则采访相关作者和人物,探寻这些新闻作品是如何写成的,讲述这些作品背后的精彩故事。可以说,这是国内首次对选入教材的新闻作品进行的专门梳理和研究,也让这本书既有史料价值,又有阅读价值。
朱于国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为例,指教材中新闻作品的选择标准——文质兼美。文,是指语言文字必须规范、干净、利落,同时又不乏文学笔法;质,是指文章的思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要为时代立言,抓住时代声音、紧贴时代脉搏,给孩子们带来积极的正能量。朱于国说,课本吸收新闻,新闻成为课文,这两者的结合,是基于它们一些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才能成为志同道合者。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吴长蕊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